内容太多不想看?想快速了解可直接咨询 >>
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,让很多企业前仆后继,然而经过一轮轮的申报,很多企业不仅要问:明明申报材料都准备好了,高企申报还是失败了?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高企申报失败的原因。
一、领域不符
不少的企业无法找到完全贴合企业产品和技术的高新领域。自身的定义都没有找准,因此在申报的材料中出现了领域选择不对而无法通过评审的情况。
比如第五大类的“高技术服务业”,如果不了解该领域里的细分类别,就可能选择错误。
八大类领域可申请高新技术企业
1、电子信息技术
2、生物与新医药技术
3、航空航天技术
4、新材料技术
5、高技术服务业
6、新能源及节能技术
7、资源与环境技术
8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
二、知识产权技术含量不高
实用新型专利通过的周期为7-14个月,发明专利通过的周期更长,要2年左右。大多数知识产权数量不够,又急于申请高企的企业想保证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”项加分,最快捷的办法就是选择软著申请。
企业纯粹为了申报高企而申请软著,知产关联性低,甚至软著与研发项目和产品的关键技术完全不搭界,张冠李戴,这就导致企业知识产权评分不高,申报失败。
三、成果转化不清晰
在高新申报的整套材料中,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是成果转化,很多企业没有办法做到技术成果与产品(服务)一一对应,从而导致申报失败。
举两个例子:
某企业成立2年,有1项I类知识产权,通过这1项知识产权,转化出10项产品,那么这个一对多的关系是否构成10项成果转化?
答案:不能。
根据国科发[2016]195号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》中明确指出同一科技成果分别在国内外转化的,或转化为多个产品、服务、工艺、样品、样机等的,只计为一项。
某企业成立2年,有10项知识产权,通过这10项知识产权,转化成1类产品,那么这个多对一的关系是否构成10项成果转化?
要牢记:成果转化中一对多算一项,多对一算多项。
四、财务核算不规范
财务核算不规范是很多企业高企认定失败的主要原因,常见问题有:
1、研发费用含无形资产摊销金额而财务报表中无形资产
2、会计报表没有研发核算
3、多个研发项目的研发经费雷同
4、研发费用大于管理费用
所以,企业财务执行人员需要认真理解和掌握研发核算管理的规则和内涵。
五、企业人员资质
新的高企认定办法在人员方面降低了要求,将科技人员与研发人员统称为科技人员,比例要求统一为10%,取消了大专以上的学历的限制,这些调整为企业处理人员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但需要重点强调的是,最新的管理办法对于人员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,比如人员的统计方法、企业的人力资源总体情况、科技人员的认定标准等,申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。
六、高新技术产品
在企业认定过程中还存在着企业产品型号众多,有的可能几百个型号,这就对企业自己归集高新收入时产生了困难,非标产品如何提供佐证材料也让企业头疼,这就造成了在申报过程中对产品描述不清,技术性不强,佐证材料五花八门的情况,从而导致申报失败。
看完还是不懂?输入您的问题 >>